2015年4月27日 星期一

【伊是咱的寶貝】: 從拯救雛妓到社運所奏出的溫暖曲調







台語歌《伊是咱的寶貝》是由陳明章於1993年接受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理事長紀惠容的請求,替該基金會「拯救雛妓」活動所編寫之歌曲。2004年,本曲成為了由二二八手牽手大聯盟舉辦的百萬人牽手護台灣的活動主題曲;翌年,本曲又再成為三二六護台灣大遊行的閉幕合唱歌曲,抗議並反對中國大陸對台灣片面制訂的<反分裂國家法>。本曲因而成為台灣傳唱極為普遍的一首涉及政治社會的歌曲¹



(請點我聽)陳明章[伊是咱的寶貝]
(請點我聽)[伊是咱的寶貝]管弦樂版(石青如 編)




歌詞:


一蕊花 生落地 爸爸媽媽疼最多

風若吹 要蓋被 不倘呼伊墜落黑暗地

未開的花需要你我的關心 呼伊一片生長的土地

手牽手 心連心 咱站作伙 

伊是咱的寶貝



歌曲採用F大調,同貝多芬第五號小提琴奏鳴曲溫暖的調性。旋律行進的波伏描繪出光明在前的意象(這部分我推薦聽石青如編曲的管弦樂版); 歌詞唱出的是父母親對小孩的疼愛疼惜而至全體公民對「生為人」的關懷。關於陳明章完成此曲的靈感是很有趣的:有一次他到女兒房裡,當時才5歲的年幼女兒很會踢被,就在幫女兒蓋被,看著女兒可愛臉龐的時候,靈感乍現,進而完成了這首歌曲²。



關於這兩個版本我就來小小雞婆簡單介紹一下吧!陳明章原曲版可真是表現出台灣人的性子。原曲版就是有歌詞的,除了旋律易上口外,以閩南語(台話)寫出及唱出的詞,樸實的傳遞出平和的希冀。將有著小、嫩初生的花蕊與大、深、厚實的土地以手「牽」手心「連」心、「作伙」來相連成寶貝,加上「伊」、「咱」兩個代名詞的概括性及模糊美,繪出(台灣)的整體性。



石青如編曲的伊是咱的寶貝是我很愛聽的版本。樂曲先將原曲演奏一遍然後進入A段,這段是由弦樂帶領,管樂和著和聲,點綴在「未開的花需要你我的關心」。  B段換成木管來帶,弦樂接手後便逐漸往bA調行進,而整首曲子也在這達到一個高潮。在以一二部小提琴及中提大提沉澱後,曲子再度回到F調,重現原曲作結。



關於這首曲子還有眾多版本,像是器樂版及合唱版。個人是比較偏好管弦樂版啦,因為在聆聽旋律之餘,還可以欣賞編曲家怎麼排列組合不同的樂器以及在旋律上作所謂的改編,裝飾,延伸等等。希望有幸駐足於此的大家,也能夠一起來欣賞台灣的音樂。



¹.². 參考維基百科

文章出處: http://petitears.adan.tw/117/taiwanese-song-chen-ming-zha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